2018年三季度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19-01-09 人气:13550 来源:admin

边城读后感

老街文旅公司    汪靖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最近有幸拜读了这边著作。它展示了一个和谐、纯净的湘西世界。读完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让我进入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在那一个世界里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一切都那么可爱,我喜爱里面的一切。《边城》看一遍是不够的,所以这次的心得也是肤浅的。在篇幅不长的小说里,沈先生将边城的风土人情不疾不徐的娓娓道来,许多描述的自然景观、风俗、人物、心里描写跃然纸上,使人情不自禁读下去,字里行间透射着淡淡的乡意、浓浓的乡情,无愧他的力作。这本小说没写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也没有大气磅礴的场面,有的只是普通人的近乎理想化的生活,书中的主人公翠翠是一个淳朴、勤俭、友善的女孩,从小就有着一颗助人为乐的心,她的行为与友善使得那里的人都赞叹不已,她是传统女性的代表,书中她的可爱与无知更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书中的另一条感情线就是翠翠与她爷爷之间浓厚的孙女之情。老人诚恳、淳朴,在自己的女儿与一个军人结为夫妇抛下翠翠和他走后,他没有任何的怨言,只觉得照顾孙女是他该做的。反思当今社会,越繁华,人们之间心灵的距离越遥远。而在边城这样朴素的环境中,人们之间的心距几乎为零,这很值得我们学习。书中另一个动点,就是翠翠与傩送之间的感情,他们之间的童话爱恋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赋有魅力。《边城》的结尾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爷爷在雨中悲惨死去,连自己的愿望也没有实现,傩送遭受河水的袭击,翠翠失去亲人与爱人,影射的是在当时社会里某些群体的真实写照。


《故事新编》读后感

老街文旅公司  方志萍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1922年至1935年间创作的小说集,共有8篇小说和1篇序言。小说“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鲁迅以新故事书写中国神话和历史题材,以鞭辟时弊,抒怀述志。《故事新编》共有八篇小说,《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出关》和《起死》。

他的作品让人能自然而然的就联想到当时中国的人和事。 1922年,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的时期,新旧力量爆发了激烈的冲突。鲁迅也积极参与到这场维护新文化运动的斗争中,曾在《估<学衡>》一文中尖锐地批评了一些思想陈腐,文理不通,却以“国学家”自诩反对新文化改革的旧文人。在此期间,鲁迅创作了《故事新编》的第一篇《补天》,顺带着就嘲讽了那些顽固陈腐的道学家和文人一把。在国家内外交困的情形下,鲁迅于1926年创作了《奔月》,《铸剑》,讽刺了强权暴政,讽刺了暴政庇护下的装腔作势的官员,讽刺了暴政下的顺民和愚民,也暗讽了对他恶言攻击者。1935年,在巴金的提议下,鲁迅编出一本小说集,并把剩余的几篇短篇小说赶写了出来。在《故事新编》中,我们处处可以发现鲁迅特有的战斗“符号”。无论是文中的各种意象联系,如《理水》、《铸剑》等文中出现的“黑瘦”意象与所象征的刚毅特质,“剑”的意象与所象征的权力抗争,“红色”与所象征的生命力,“青色”与所象征的寒冷刚厉,还是几乎每篇都会出现的“利用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留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 的角色,都可发现鲁迅行文中特有的浓烈的战斗色彩和书写惯性。

《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标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这就是鲁迅先生的风格,如果说鲁迅先生当初写小说的初衷就是为了针砭时弊,还不如说这些忧国忧民的情感是作者的自然流露。他的笔,他的思想已经和那个时代和他的斗争,论战水乳交融,难以割裂了。鲁迅的笔就是一把锋利的匕首,这一点林语堂在《悼鲁迅》中这样描述: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

《故事新编》没有《呐喊》的炙热、奔放的感情,没有《彷徨》的迷茫和苦闷,没有《野草》的难懂和深刻,但它荒诞但不失深刻,诙谐但不失严肃,轻松但不失沉重,我想这就是鲁迅作为一个战士一个大文人的胸襟吧。



《初心》读书心得

老街文旅公司  杨永平

“你是否获得了自己希冀的人生?时光改变了你的容颜,也考验你的心。”——以上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经多岗位多角色成长起来的作家丁捷的作品《初心》的题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守,始终难守。此书作者通过案例及第一人称的的叙述,向大家展示了个人、社会和政党的初心建立,成长、成熟。

给我带来深刻印象的是《问之篇》,此篇通过身边的案例,引申出“人之初,性本善”的一个人,在外面的世界忘了他原来的初衷,在精彩的世界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 身边有很多人有难可以同担,有福却没能同享。最可悲的是,有些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理想泯灭、信念动摇。根本就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在自己身上,直到出现问题还从客观方面找原因。甚至有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把整个团体都带入歧路,害人害己,破坏了多少原本和谐安详的家庭。正如书中所说:“一部分人在作为,一部分人在困惑,一部分人在作为后困惑,一部分人在困惑中并未停止行为。” “己不正,焉能正人?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在诱惑面前不动心?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在职权面前不糊涂?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坚守本心矢志不渝?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大公无私一心为民? 古往今来,一个国家的走向没落,都是因为贪官污吏,为一己私利而成。正如书中提到的:“很多社会精英、党员干部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都是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背道而驰的”。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有些人为了追求更多更好的生活,不惜提而走险,与法律背道而驰。“这样的人处在社会顶端,手握实权利器,何其危险!他们怎么可能关怀众生,建立秩序,把自己的国家变得文明富强?” 现在,请你深入自己的内心,跟它做深层次的对话,来一场心灵的深度对白,问问自己,是否获得了自己希冀的人生?当岁月流逝,时光改变了容颜,我是否还是原来的自己?是否还在坚守本心?

十九大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深烙在人民心中。初心是动力,使命是责任。人独善其身,不仅是坚守初心,还需要淡泊名利,需要无私奉献,需要勇于担当,需要坚守目标。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不忘初心就是要以加强党的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距离建设,并把党的制度建设贯穿全面从严治党的始终,实现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等各方面的能力,做时代的弄潮儿、奋进着、搏击者。 不忘初心,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保持奋斗的精神,保持赤子之心。唯有不忘初心,风雨同舟、携手共进,才能克服困难、历经磨难,开创美好明天,为人民谋福。 人当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初心和使命是人们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做点滴做起,点石成金,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得、问、思、悟、学、践,《初心》一书分为六个章节,这六部分正是审视自我,重返初心的全过程。读完这本书后,这六个字我思考了许久。它是这本书的主干,更可以作为一个人的生活纲领,作为每个人回望前路,坚守初心的行为准侧。



《细节》-读书心得

老街文旅公司  焦美芳

对于我来说一直很喜欢读一些比较现实的书籍,不喜欢虚幻的小说,因为一些有哲理的或是人物传记,对读者来说会有很多的帮助。这是一本很受人关注的书,书中的开篇语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现实生活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少雄才伟略的领导,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仔细执行。我们必须改变自身的浮躁,认识自身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对于我们老街公司工作来说真是切中肯綮。老街公司的工作由于它的特殊性,很多工作就落实在一个个细节中,而细节是闪光点,也往往是失误点。在平时的项目管理工作中,有很多我们容易忽略的细节问题,比如地盘巷口与利民巷口排水井设置位置的坡度未控制好,导致下雨排水不畅,就这样的细节问题,我们要接到好多附近居民打来的投拆电话,反映地面积水较深,出行不便。还有民宿项目施工前遗留下来的电线线头裸露在外,这些线头虽然不起眼但是容易混淆弄错,给装饰工人造成安全隐患,废旧线头不要的要及时抽掉消除。这就要求我们时时注意,事事留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工作中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以习惯完善细节。我们作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都是需要良好的业务基础和细心的工作态度,虽然在工作是件很小的事情,对于我自己来说有很多要学的东西,但我会在工作中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敢于实践,仔细处之,一定会在业务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幸运与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所准备的人。如果没有积极的态度和超前的谋划准备,是很难适应岗位要求做好工作的。“积极主动、未雨绸缪”,不仅是思想境界的反映,也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凡事从点滴做起,尽可能把工作干在前头,争取主动。这是个在辛勤耕耘中积蓄能量、在战胜自我中超越自我的过程,是以恒心和汗水为代价的,也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基础和阶梯。

    读一本好书真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更是人生中时刻陪伴我们的良师益友。

《八项规定 改变中国》读后感

市文投集团第二党支部   张璐

在支部组织的三季度读书学习中,我选择的是《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书。读后使我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思想受到了深刻的感动和洗涤,同时我也从中得到一些深层次启示和感悟。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书,是由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梁相斌和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祝捷合作而成的。两位作者带着深远的历史眼光,能够在历史的迷雾中,恰到好处地把握关系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

八项规定凝聚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于治国理政的思考。这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总结中国历史上“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吸取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百余年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反思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更替,冷静思考了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经验和“西方模式”,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了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有根本保障。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党的执政地位必须经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党的作风建设就是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

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通过党的作风建设带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兴旺发达,是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历史经验。八项规定更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历史定位更加深层次思考的结果,是理直气壮的坚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堂堂正正的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八项规定中的每一项,都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八项规定的提出,是一种正本清源,其重大意义在于:通过制度建设,让党内生活回归本位,使党的建设回归理性常态,从而形成一种基于制度的党建新常态。

八项规定首在正党风、改作风,通过党风和政风的转变,引领社会新风尚,所以八项规定不仅仅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而且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如果我们用大历史观来审视八项规定,它将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节点,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印记。正如书中的结语‚八项规定已经改变中国,八项规定还将继续改变中国!

我将按照《八项规定》作为一种自重的准则,一面自省的镜子,一把自警的标尺,一种自励的目标,争做践行良好风气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