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故事之诚信篇——胡雪岩和一块牌匾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10-23 人气:12273 来源:admin

徽商是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的一支商帮,曾创造了雄踞华夏商界三百年之久的辉煌。徽商的称雄与徽商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以及外在机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最核心和最根本的因素是“诚信为本”的商业理念。徽商的诚信,用言行向世人彰显;徽商的诚信,是一辈辈徽商人镌刻于心底的烙印;徽商的诚信,是古往今来无数徽商时刻谨守的底线。徽商杰出代表、晚清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便是戒欺制售良心药的一位仁商。

胡雪岩是徽州府绩溪县湖里人氏,他先是在杭州城内开了一家雪记药厂,接着又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创办了胡庆余堂国药店。

走进胡庆余堂,匾额题刻琳琅满目。除了“是乃仁术”、“真不二价”等,最享盛名的就是胡雪岩亲笔题写的“戒欺”匾。别的招牌都是挂给顾客看的,这块匾以前却是朝里挂着,面向坐堂掌柜的。匾曰:“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亦可”。意思是做生意不可欺诈,尤其药业。希望大家体谅我的苦心,采购药材要地道真货,制作成药要精益求精。这既是对我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在行业竞争中,同城的“许广和”药店曾经设下圈套将一批掺杂混假的麝香(制作“避瘟丹”必用的一味名贵药材)卖给胡庆余堂,结果导致一些病人吃了“胡氏避瘟丹”后产生了不良反应,胡雪岩对此采取了系列果断得当的措施:无偿救治病患者,当众销毁伪劣品,严肃处理当事人,并在报馆发布声明澄清事实真相,从而力挽危局,为胡庆余堂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有一天,一位湖州香客到胡庆余堂买了一盒避瘟丹,打开一看,微露不满神色。胡雪岩看到后当即上前审视,发现这份药确有品质欠缺之处,就再三致歉,然后吩咐店员另换新药。真不凑巧避瘟丹已经刚刚售完,那一盒还是上一批剩余下来的,伙计见色泽虽差一些,但药效不会减,就卖给那位香客了。胡雪岩当众将这药丢入火中烧毁。他感念顾客远道而来,便留他住下,免费吃住,并向他保证,三天之内把新药赶制出来。三天后,果然他把新配制的避瘟丹送到湖州香客手中。湖州香客被胡雪岩这份认真劲儿深深打动了,此后逢人便讲胡庆余堂服务周到,而“胡大善人”仁义待客的事情,于是便顺理成章的成了极好的活广告在民间口口相传开来。

同时,胡雪岩在胡庆余堂的经营过程中,还引用“真不二价”的准则。关于“真不二价”,还有一段传说,在古代有个叫韩康的人,精通医药,以采药卖药为生,市场上别的卖药者常常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买主讨价喋喋不休,而韩康卖的都是货真价实的药材,他不许讨价还价,他说我的药就值这个价,叫“真不二价”。于是胡雪岩把“真不二价”引用了过来,就是想向顾客证明,胡庆余堂的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只卖一个价。胡雪岩为了得到正宗的鹿茸,自己就亲自饲养鹿。并且胡庆余堂在制作全鹿丸时,要叫伙计穿着号衣抬着活鹿,扛着写有“本堂谨择X月X日黄道良辰虔诚修合大补全鹿丸,胡庆余堂雪记主人启”的广告牌,敲锣打鼓游街一圈,然后回来当众宰杀,以示货真无诈。

在经营上,“戒欺”的体现是“真不二价”,向顾客正言胡庆余堂的药童叟无欺,只卖一个价。此外,胡雪岩还把“顾客乃养命之源”写入店规,教育员工把顾客当作衣食父母。因此,“戒欺”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化,它贯穿在胡庆余堂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就像一股甘泉,不断地滋润着胡庆余堂每一个药工的心田。